机械网-大宗商品涨价向下游传导:家电、工程机械等普涨,企业陷入接单“两难”境地
大宗商品的涨价链条正在传导到下游。
";我们公司主要是做外贸为主,去年底汇率因素已对公司经营有影响,现在钢铁、铜铝涨价,我们利润跑不过涨价的节奏,而且原材料还缺货,造成不能按时交货给客户被罚款。"广东中山1家家电企业负责人告知笔者。
春节过后,该企业产品已提价了8个百分点,但是利润依然明显降落。该企业负责人称,现在没法判断后续大宗商品涨价情况,惧怕接下定单以后原料又涨价,乃至超过利润,所以宁可少接单。
不单单是家电,1家位于苏州的工程机械企业总经理告知笔者,他们也在";随行就市"涨价。";原材料涨价,我们就会随着涨价,但是客户不同意涨价,致使我们的利润下降,乃至不赚钱,这实际上是1个连锁反应。"图片来源视觉中国
中信建投期货钢矿研究员赵永均告知笔者,最近他们接触了很多制造业企业,包括终真个工程机械制造、集装箱加工、家电企业和中真个钢结构加工、铜管加工等,整体来看触及到金属需求的行业普遍在涨价。不过,行业间价格传导情况差异比较大。
下游被动涨价
由于全球活动性泛滥、终端需求逐渐恢复等多重因素,大宗商品的涨价潮不断。
赵永均表示,从2020年3月份算起,大宗商品经历了3波涨价潮。虽然每波涨价都与全球货币宽松有关,但每波涨价缘由也有区分。
2020年上半年涨价缘由在于国外原料供给端受限,而国内积极的财政及货币政策刺激需求大涨;下半年国外需求恢复情况较好,而国外供给依然受限,出口大幅增长带动国内大宗商品价格走高;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及通胀预期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再次走强。
不久前,国家发改委回应了大宗商品的连续涨价。国家发改委表示,当前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全球经济,物价走势客观上会遭到外部因素影响,如全球活动性宽裕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通过贸易、金融等渠道向国内传导,但这类传导影响整体上是有限的、可控的。
对很多下游的制造业企业来讲,大宗商品的涨价已使他们不能不采取被动涨价策略,虽然这1策略面临丢失客户的风险。
上述中山家电企业表示,他们目前在原材料问题上,1是涨价,1是缺货。缺货的缘由有3个:首先是材料涨价,上游的库存减少;其次人工短缺,产能达不到需求;最后,生产商不愿意承当风险,拉永生产周期。
而涨价缘由:1是海运费用大幅上涨,2是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。该企业负责人表示,目前家电的企业本钱增加在10%以上。但是,他们堕入涨价的两难地步。
";我们如果把增长的本钱全部增加给客户,很容易致使客户丢失。涨价的时候,每一个人都会减少采购。"他说,";目前我们的情况是如果涨价5个点,可以保证不亏本。现在我们已涨了大概8个点,但还是不能保持原来的利润。"
而他们的客户已出现了减少采购定单的情况。";现在是1小部份客户接受了,1小部份在观望,大部份减少采购定单。"上述负责人表示。
耽忧客户丢失的还有工程机械行业的生产厂商。
上述苏州企业总经理表示,产品涨价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,客户接受了就涨价,客户不接受也不能涨,但如果亏钱的话肯定会提价。另外,也不能1概而论,产品中大宗商品原材料占本钱的比重大就必须涨价,如果只占10%就影响不大。
和生产企业相比,加工企业在大宗商品涨价潮中,更加自若1些。
东莞市创赢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雷总告知笔者,大宗商品涨价对他们没有影响。";本钱高,卖得也贵。我们做加工,材料涨,我们加工费也涨了。提价的幅度是原材料涨1块uvb灯治疗白癜风,我就涨两块,我还希望材料涨。"
传递链条部份";卡壳"
笔者了解到,目前不同的大宗商品下游行业,涨价链条传递的情况不1。
以家电为例,下游能接受涨价的其实不多。
上述中山家电企业表示,制造业的利润很薄,涨价幅度追不上原材料上涨的幅度,这使他们堕入接单的两难地步,1方面客户在观望,另外一方面他们自己也在观望。
";我们现在是提价都不愿意做,只想能保持工厂运转就行了。大宗商品价格变化那末大,我们从接单到采购材料需要1定的时间,材料涨这么快,我们涨那几个点利润还不知道能不能弥补。只能是少接定单,弥补开支就行,感觉现在风险很大。"这位中山家电企业负责人表示。
笔者了解到,不止1家大宗商品下游生产商表示,市场对提价的接受度不高。
上述苏州工程机械厂总经理表示,任何1个行业创造的商品如果没有定价权,也就是不能涨价的时候,生存就会较为艰巨。制造业的特点是商品很难涨价,比如家电只会愈来愈便宜,不会愈来愈贵。但是它的原材料会愈来愈贵,而且人工本钱会愈来愈高,这就会致使利润愈来愈薄。
";有人说制造业可以靠创新取得定价权,但创新是有条件的,需要研发投入,1般的制造工厂没有这个实力。"他说。
赵永均表示,目前来看,上游涨价更容易,而下游涨价更困难,行业集中度及需求端客户结构差异,是致使上下游定价权出现巨大差异的两个重要缘由。钢铁、铜铝等金属的上游供给更加集中,冶炼企业定价能力更强;而下游家电、工程机械需求相对分散,消费者的选择也更多。
他们判断本轮大宗商品涨价仍未结束,主要是全球化的宽松状态没有变化,并且全球化的经济复苏也在延续,需求端表现依然强劲。而碳达峰、碳中和带来的新1轮改革,也对大宗商品的供给带来压力。大宗商品涨价终究依然是终端消费者承当,因此涨价会进1步传导至下游。但是,目前国内货币和财政政策逐渐恢复正常,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其实不大,海外延续大范围的刺激可能会带来1定的输入性通胀压力。来源:21世纪经济报导文中内容、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!
移动版:大宗商品涨价向下游传导:家电、工程机械等普涨丙戊酸钠,企业堕入接单“两难”地步